毕竟明面上,赵高是胡亥公子的老师。

小秋觉得,即便他和赵高没有师徒之名,但能与皇子做同窗已经是他八辈子才能修来的福气了。

赵高最喜爱小秋的一点就是听话,听话的人留在身边,就算到了绝境,你也不用担心他会反咬一口或者捅自己一刀。

作者有话要说:

不确定还有没有第二更

史料:1《史记》

第三十五章

大唐。

李世民认为, 如果秦二世而亡算得上冤的话,那他姨姥爷杨坚所建立的隋朝同样挺冤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隋朝和秦朝可以说是很相似的,都是结束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分裂和战乱实现大一统的国家,同样也是二世而亡。

但秦朝两代君主的名声都很一般, 杨坚的名声到还不错, 一切的祸端都有杨广担着。

早前, 李世民一直在考虑立储之事,因为天幕在提及杨玉环的时候也粗略交代了大唐后面几代的走向,大唐从李隆基那一代就会走向衰落。。

李世民在想,如若换个储君的话, 会不会改变这一结局, 毕竟李治的平庸他也是知道的。

但现在的问题是, 李治继位, 至少唐朝可以顺利延续好几代,随意换人指不定会出现秦朝或者隋朝一样的后果。

且大唐如今国家相对稳定, 百姓安居乐业,朝中能臣众多,哪怕李治真的是个庸才,在这些人的辅佐之下,也必定能够延续大唐的基业。

想到此处, 李世民又愣了一下,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想法。

他在思考,这天幕盘点冤种的时候会不会盘点到杨坚的头上?

毕竟被自己儿子杀了的皇帝着实不多, 他也算得上是冤种中的冤种了。

说道自己的表叔杨广, 李世民只觉得自己真是无比的善良。

想当初在玄武门抢皇位的时候,他也只不过是弄死了自己的哥哥弟弟, 对于老爹李渊,他也算是比较恭敬的将他请下皇位的。

与杨坚想必,李渊能有他这么一个菩萨心肠的好儿子,真是老天给的好福气啊。

李世民不觉的在心中感叹。

思绪纷飞之际,他又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们,当初杨广不满杨勇为太子,杀父弑兄篡位,会不会哪天有谁不满李治为太子,也做出这样的事情?

李世民的脸色晴一阵暗一阵的。

但他又觉得在自己的威压下,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人。

蒙恬和扶苏从宫中出来,一起去了蒙恬府中。

从大秦的国运在天幕中显露出来时,他便一直忧心忡忡,直到今日。

其中他最为担心的,就是自己能不能将这个国家治理好。

之前在坑杀儒生的事情上,自己与父亲的意见相左,他一怒之下,将自己贬去了北疆。

但说是责罚,其实历练更多。

扶苏如今有百姓的拥戴,蒙恬的支持,如果再加上军旅生涯的经历,只会令他更加的沉淀自我,也变得更为稳重。

至少如果再让他重新经历一次“焚书坑儒”之事,他必定不会在激烈的反对父亲,而会选择更为柔和的方式。

之前天幕展现不久,嬴政就将蒙恬和扶苏从北疆召回,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但过了一段日子,又见那天幕似乎并无恶意也并未弊端,就想让他俩先回去,毕竟修建长城和抵御匈奴之事不可耽搁。

可他们还没来得及启程,秦二世而亡的消息,就从天幕中脱口而出。

这样一来,是走还是留就让人有些纠结了。

地狱外族固然重要,但若内里朝纲不稳天下不稳,也将是一大祸患。

蒙恬与扶苏在府中相对而坐。

蒙恬见他眉头紧缩,想起这段时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便想开解一番扶苏。

“公子,如今可是在为秦朝灭亡一事忧心?”蒙恬问。

扶苏淡淡的点了点头,回道:“是啊,这几天我总是在想,是不是我真的没有治理天下的能力,最后才让国家灭亡,这些年百官的信任,百姓的拥戴,以及父亲的磨练,走到最后,会不会都变成了一场空,其实我根本不是储君的最佳人选。”

扶苏之所以有这方面的担忧,并非是对自己的不信任,更多的是源于对大秦迷茫前路的惋惜。

“没有足够优秀的继承人”,这几个字太过沉重,也不得不让扶苏怀疑自己的能力。

然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蒙恬却认为扶苏此举是在杞人忧天了。

于是他说道:“天幕中并未严明谁是二代君主,公子怎么就能确定亡国之人一定是您?”

这话说是安慰,其实不然,扶苏听了之后内心的郁闷大于惊讶。

但仔细思索之后他又觉得蒙恬所言并非全无道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如有侵权,联系xs8666©proton.me
Copyright © 2024 23小说网 Baidu | Sm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