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杜甫仍觉还好。

并不算太过夸张。

而且后两句,女子已经夸过两次,她认可,众人认可,这不也正是「下笔有神」之体现?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我的辞赋跟扬雄不相上下,我的诗篇跟曹植的也差不多,「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李邕想和我碰面,王翰也想成为我的邻居。】

【世人看过唐诗都会说李白一句狂字,如今看来,杜甫也不遑多让啊!】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跟自己的诗篇差不多?

曹植微微颔首,目前看来这杜甫的才情还是很不错的,女子也极力夸讚。

他不得不承认,能得这样的人欣赏,他心中确实欢欣,想要多看看杜甫的诗。

每次女子说到一人,他都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屈原的忠君爱国、苏轼的豁达胸襟、陶渊明的不为米折腰,只是不知这杜甫又能教会他些什么?

看过这些人的人生,仿佛走过一生又一生。

他自己的内心也似乎慢慢平静了下来,再不像当初那般浮躁。

【扬雄,汉赋四大家之一;曹植,才高八斗;李邕,当时文豪;王翰,写下「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就这么一说,我们就能看出杜甫到底有多狂了。】

曹操大讚,「王翰此诗句,甚好!」

他其实那一刻就想起了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之句,意思虽不同,情却相似。

曹操历来信成王败寇一说。

虽不觉得子建未能成事有何可惜,但他却也希望 他不要就此堕落,或文或武,以子建之才总能成就一番事业。

【然而,更狂的还在后头。】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我自以为自己是一个各方面都很出众的人,一定能很快身居要职,「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我要是辅佐君王,那必定能让君王的功绩胜过尧舜,一定能使整个社会更加淳朴。】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此话确实狂了。

但李隆基也有些为杜甫的才情打动了,心中期盼李林甫一定要将这杜甫找来。

不过……

他开创开元盛世,难道比不上尧舜?

是因为自己晚年做的胡涂事?

现在不还没有到晚年吗,应当一切还来得及才是。

【前面悲愤起句,而后意气风发,然而就如同第一句一样,写这么多其实是为了凸显自己此时的困境。】

【我超牛逼的,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超牛逼?

何意?

这又是女子说出来的新词。

众人不懂,但根据后一句发问,当是一句很厉害的话。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那些希望还是通通落空了,「我」常说这些,但是也没有隐居于世,「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从我第一次参加科举,如今已过去十三年,在长安城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春秋。】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早上叩响富人的门,晚上却依旧只能跟着马儿沾满灰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还吃过别人留下的残羹冷炙,很是悽惨。】

【总之生活不易,杜甫嘆气。】

杜甫坐在亭中,亭外的风比方才更大了。

竹叶偏偏掉落,打着旋儿落在水面之上,不太好清理的样子。

他有些疑惑,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才会让自己写下如此颓丧之句?

按女子所言,写此诗时当还未到那安史之乱之时才对。

【后面继续深入地解说他的悽惨,机会到了跟前也莫名其妙地悄然溜走了。】

机会,是何机会?

怎会溜走?

没有人会对自己的未来不感兴趣。

杜甫也不例外。

若能提前预知,想必可以避免了。

机会来临,他必不可能让其轻易溜走。

第46章

杜甫

【公元747年,天宝六载,唐玄宗下诏,天下有一技之长者皆可入京考试。】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隆基一直都想这么做以招揽人才,只是还没行动。

女子为何在此时说这个,莫不是自己不赏识杜甫,让他丢了机会?

李隆基不相信,他还没胡涂到那个份上,杜甫这样的诗作放到自己面前自己就算不重用他,也断不会直接不用。

难道是他太过狂妄,嫌弃自己给的恩赐,不受?

想到这种可能性李隆基蹙了蹙眉,人才任用也是有很大的学问的。

【李隆基这个人虽然害得唐朝国运衰落,但是他并不能算个昏君,我们说过他这个人是分为前后期的,到了后期他就像是被鬼上了身一样。】

李隆基:「……」

当真如此不堪?

他觉得他如今虽时常在后宫逗留,但朝堂之上的事他心里很清楚。

而至于好大喜功此事,那是为了扬大唐国威,有何不妥?

虽略有些劳民伤财,但大唐国力昌盛,怕什么,赢不了,那是兵还不够强,这如何能怪到他头上?

李隆基开始给自己找藉口。

【但李隆基前期对唐朝的贡献是很大的,在任用人才方面也是慧眼如炬,他一向重视人才,所以这一次的选举人才算是才子们的一次盛宴。】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

: ||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如有侵权,联系xs8666©proton.me
Copyright © 2024 23小说网 Baidu | Sm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