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页

除了圣人,没有人有这个权利。

【但除了边境的战争,唐朝并不是平安无事的,「咸阳天下枢,累岁人不足。」长安作为国都,百姓们的粮食尚且不充足,「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即便他们身上有很多的银两,如今却不如一盘粟珍贵。我们在说杜甫的时候说过那几年。时常发生水患再加上贪官污吏横行,所以导致了那样的情况发生。】

也没有人敢相信如今的盛世大唐会变成诗句中的样子。

即便已经看了许多这样的诗句。

李白的,杜甫的,他们的诗句都在说着过不了几年,大唐就要衰了。

从前不知还好。他们即便隐约感觉也就能够继续欢声笑语。

可如今事实就摆在他们面前,他们避无可避。

怎么办呢?

他们能为之做些什么呢?

【「赖得契宰衡……以此不安席,蹉跎身世违。」这几句老生常谈。表达他对自己离开朝廷,蹉跎漫游的不满,他走到今天,其中肯定有许许多多的原因,即便遭遇过不公、遭遇过黑暗,李白最终仍旧没有放弃。「终当灭卫谤,不受鲁人讥。」】

【他终究消除他人的诽谤,不再受他人的讥笑,意思就是他一定能够实现理想,达到自己的目的!】

此前,李白对此深信不疑。

可此时他却开始犹豫了。

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那令人悲伤的未来被赤裸裸摆在众人面前。

他不愿承认却不得不承认。

日后的他,确实一事无成。

除了在诗方面。

李白微微鬆了一口气。

他还有诗。

第91章

李白(小修)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唐战争,史称安史之乱,一时间北方硝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整个国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唐朝也自此由盛转衰。】

巨幕中又出现了熟悉的场景。

没有人明白为什么女子可以将那些战争场面一次又一次地復刻出来。

但是看到那些流血的将士,看到那些被摧毁的家园,所有的人心中都不好受。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的日子也比其他人好不到哪儿去,他带着妻子南下避祸,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不可能不创作与之相关的诗文。】

【在这两年间,他写了许多的现实主义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与安史之乱相关的诗文,那是同杜甫差不多的诗文吗?

李白也有些好奇。

在巨幕出现之前,他倒是从没去思考过什么现实不现实的,更不知浪漫为何物。

如今搞清楚些了,他也想知道自己的这些作品与杜二甫作品之间的差别。

思及此,他心中一惊。

这般危机关头,他想的竟是这些,当真不该!

【《奔亡道中五首》顾名思义就是李白在奔亡途中所写的诗,这五首诗描述了安史之乱后百姓们流离失所的一些场景,但也不完完全全都是写实,李白在此中运用了许多的典故。】

李白真的很爱用典故。

看来想要真正的学会如何作诗写文,那必须得熟读历史。

要想看懂这些文人的诗文,也得熟读历史。

而且还能让人以史为鑑,该读。

【其一,写的是苏武和田横的故事。「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苏武牧羊」的故事大家应该听说过,在汉武帝时期,苏武作为使者出使匈奴,结果却被匈奴扣留,宁死不屈,匈奴人最后把他放到北海去餵羊,就那么过了许久,十多年后,苏武才得以回到汉朝。】

公元前113年,汉元鼎四年。

苏武?他的郎官不就叫苏武吗?难道是他?

看来还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

十多年,被困在匈奴十多年,人生有多少个十多年呢?

刘彻脑子里浮现出苏武的样子,他已经想好该如何培养苏武。

自己不知道便也就罢了,现既知天机,必不让他再落入匈奴人之手。

【与苏武经常被放到一起被提及的还有李陵,我们就和李陵一起讲了,李陵,是李广的孙子,善骑射,于是汉武帝便让他去征战匈奴,谁知道却以失败告终,而后投降了。】

什么?

刘彻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李广怎么说也算是个英雄,他的孙子就这般无能?

是如何教导的?

居然投降!

【得知此事,汉武帝大怒,朝野上下也都纷纷责怪李陵,只有司马迁一人为他说话,结果司马迁却被汉武帝施以腐刑。】

刘彻:「……」

腐刑?

这其中必定有什么缘故吧?

他如何会因为他人之事如此迁怒于司马迁?

虽这么想,但刘彻其实心中是清楚自己的。

他脾气暴躁不好惹,大臣们平日里对他都比较小心,司马迁倒是个胆子大的。

刘彻心里开始打鼓,这司马迁别是做了什么不好的事。

【但其实这个时候汉武帝只是一时衝动,后来他也想明白了这件事情并不完全是李陵的错,于是后来他又向你击杀匈奴,顺便接回李陵,但是被派去的公孙敖并没有完成任务,还说李陵在为匈奴练兵。】

刘彻更加沉默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

: ||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如有侵权,联系xs8666©proton.me
Copyright © 2024 23小说网 Baidu | Sm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