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3兴盛内部权力的相互牵制有利于中央集权

行省内部权力的相互牵制有利于中央集权元代行省内部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同时中央在行省也构制了监察行省、防范其擅权坐大的特殊机制。如江南、陕西行御史台的设置及其与二十二道廉访使司所构成的地方监察网络,是元代地方监察的创举。终元一代,行省与行御史台及廉访司大多处于某种程度的彼此对立、相互攻击的状态,从而正有效的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4行省大权的归属有利于中央集权

作为民族统治的得力工具,元朝行省主要由蒙古、色目官员掌握权力,以最关键、最敏感的统军权为例,行省官员中只有平章以上得掌军权,而平章以上又不准汉人担任,通常只能由蒙古、色目贵族担任,“虽德望汉人,抑而不与”(《元史》卷一八六《成遵传》),这些人更多地是元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忠实维护者,很难成为地方割据势力的代表。因为作为一个异族身分、文化背景迥然不同的行省长官,即使大权在握,也很难想像他会策动汉族或者能够策动汉族搞分裂。总之,元朝统治的民族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省主要代表朝廷的意志和利益行事,成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得力工具,而不会走向中央的对立面。所以在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时候,不能完全从汉族社会历史发展的自然趋势去解释,而更要从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从蒙古统治集团特有的统治意识当中寻找原因。这就是为什么元代行省制度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而到了明初朱元璋仍然将其权力一分为三的原因了。

5行省的划分特点有利于中央集权

秦汉以来,地力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如: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被划归陕西行省,使四川盆地的北向门户洞开,无险可守。这种划分行政区域的方法自然就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编辑本段]意义

综上所述,元代的行省制度虽然与唐宋以来汉族社会日益强化的中央集权观念确实有很大的抵触,但它作为元代社会发展的产物,还是起到了它在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目的,同时也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区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朝各方面资料

更新时间2010-7-24 19:58:21 字数:18494

元代的书很少又作者触及,及时又些作者(像我这样)写了,有事也难继续写下去。我并不想被罚下。很多人写不完,我想很多读者了解元朝很少,所以在这里上传以些资料,给大家看看,希望能增加对这本书的兴趣。也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这本书。如果资料的所有者又异议请告诉我。我会立即处理

以下是一些资料,大家看看。

元朝百科名片

元朝疆域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一说1271年建立,定国号为元),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

烈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干元”之意。1279年统一全国。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内。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

灭亡。北迁的元政权退居漠北,仍沿用大元国号,与明朝对峙,史称“北元”。元朝自成吉思汗起历经十五帝163年,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十一帝98年。

大元(正式国号)简介元朝与四大汉国全盛时期的疆域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奉孛儿只斤铁木真为大汗,汗号成吉思汗,大蒙古国(亦称蒙古汗国)建立。蒙古汗国在1259年

因蒙哥汗的去世而分裂为大汗之国(后来的大元)和四大汗国(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四大汗国名义上服从蒙古大汗(大元皇帝)宗主权,实际上各自为政。至元八年

(1271),元薛禅汗(庙号世祖)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干元”之意。1218年蒙古灭西辽(喀剌契丹王朝),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国,1246年招降吐蕃,1253年灭大

理,至元十三年(1276)攻陷宋朝首都临安,至元十六年(1279)在崖山消灭南宋残余势力。成吉思汗时,蒙古没有固定的首都。1235年,窝阔台汗建都哈尔和林(今蒙古国境内)。1263年,元薛

禅汗忽必烈定都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至正九年(1272)定都燕京,称为大都(今北京),大元的统治中心大部转移至中原。大元的疆域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如有侵权,联系xs8666©proton.me
Copyright © 2024 23小说网 Baidu | Sm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