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有些统计数据多么可疑,根据这些数据作出的主要结论还是有效,即使后来试图作了还要精确些的统计。大体说来,与1929年相比较,三十年代的工业生产能力在英国略有增加,而在日本和苏联大有增长。在其余四个国家中则没有增加。在就业状况即将达到生产潜力的限度,即现有生产能力所限定的程度之时,每人工时生产率的提高在那些工厂和设备净投资相当多的国家(苏联和日本),要比那些不这样做的国家(德国和义大利)更为明显。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加上每人工时生产率的提高导致了苏联、日本、德国和义大利在1929年到1937年间製造业产量的提高。在上述四国中,为生产能力所制约的“潜在”经济力量,多多少少地得到“实现”。这就同法国和美国的情况形成尖锐对比,这两国生产率的提高完全表现在两国人民閒暇时间的增加,而在1937年两国的“潜在”力量同“实现”的力量之间还存在差距,由于产量重新收缩,这一差距在1938年又进一步扩大了。

上述生产的不同发展完全改变了大国製造业力量对比的模式。1937—1938年与1929年相比,或与萧条的1932年相比,各大国在世界製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已经发生了变化,一如表IV所示。

表Ⅳ相对的製造业力量

(世界产量=100)

年份 美国 苏联 德国 联合 法国 日本 义大利 七国共计

王国

1929 43.3 5.0 11.1 9.4 6.6 2.5 3.3 81.21932 31.8 11.5 10.6 10.9 6.9 3.5 3.1 78.31937 35.1 14.1 11.4 9.4 4.5 3.5 2.7 80.71938 28.7 17.6 13.2 9.2 4.5 3.8 2.9 79.9

德国的相对实力从1932年以来已有巨大增长,由于奥地利和苏台德区併入帝为又进一步得到增强,所以在10938年大德国占世界製造业产量的百分这十四点三,它的生产超过法国和联合王国生产总和。这两个国家在二十年代后期所共同享有的对德国的力量优势已经失去了。

更富有意义的是苏联在大萧条时期在大国製造业中的级别跃进到第二位,因为它没有受到大萧条的影响。一旦取得这样的地位,它就不可能回復到萧条以前的状况了。虽然它在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时候(1937年)只生产了美国产量的五分之二,却超过了德国产量的四分之一。有许多具体迹象可以证明它的伟大的成就。例如在1937年,苏联製造的汽车同德国相等,棉纱是德国的两倍,皮鞋和捲烟也是两倍,而拖拉机六倍于德国。或许在它的进展中最令人惊讶的特点是,就已查明者而言,是每一个就业的俄国工人生产率相当于,甚至高于一个英国工人或德国工人的生产率。

440 但是德国人和任何别人都没有过分担心俄国的力量。他们同意史达林的看法(这种看法表明俄国人自己对自身的力量不抱幻想)。这个看法是:

一个国家工业的经济力量表现形式,不是不顾及人口多少的一般工业产量,而是工业产量同每一人口的消费量直接关联。

关于总人口中每人生产的製造单位,苏联远远落后于更为成熟的工业国家。

按人口平均每人製造品的比较产量

美国 联合王国 德国 法国 苏联 义大利 日本1937年 286 198 165 108 83 63 48

1938年 219 194 180 108 104 67 52

上述比率说明,对于苏联、法国、义大利和日本来说,将省下来的工业资源用于建立军事力量,要比美国、联合王国和德国困难得多。确实,因为在1938年,仅次于美国的大德国实际生产的製成品按人口平均计算要比联合王国及其四个自治领的总和还要多,或是比联合王国与法国的总和还要多,它有资格认为自己是世界上第二个最强大的工业国,是拥有巨大军事潜力的国家。

第二节重工业和战争潜力

在评估战争潜力的时候,将製造业产出分为资本货物和消费品,要比只看产量更能说明问题。因为生产工业、农业、贸易和运输设备的资本货物工业,只要稍加调整,便可照样顺利地生产军事装备和车辆。因此,每一个强国经济中的资本货物部门的规模便反映出该国的战争潜力,这比製造业总产量所反映的准确。因此,恰当的做法是首先调查一下相当发达的资本货物部门赖以生存的441条件和基础是什么,其次,该部门在每一个国家里以及同全世界总产出相比而言究竟有多大。

在自发的工业化条件下,如同较老的工业国成长的特点那样,资本货物工业是在消费品工业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才建立的。在消费品工业对机器的需求足够大的时候,生产机器才有利可图。但这不是唯一的发展模式。例如在国家指导下经过审慎计划进行工业化的条件下,就象苏联在三十年代独具一格的情况,资本货物工业的发展先于而不是后于消费品工业的发展。

形成相当发达的资本货物部门的核心的,是钢和生铁工业,这两者又主要依靠煤和铁矿石。生铁工业多半设在煤和铁矿石最便于调集的地点,或是靠近煤田,或是靠近铁矿,或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如有侵权,联系xs8666©proton.me
Copyright © 2024 23小说网 Baidu | Sm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