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页

旧事重提袁崇焕(2)

袁崇焕认为明军“战虽不足,守则有余”,要收復失地,必须先争取到一定的和平时间,以便厉兵秣马,积蓄力量。所以早在天启年间他就提出以议和作为缓兵的建议。明朝中央决策层最初表示同意,但很快反悔。但崇焕坚持己见,在获得崇祯皇帝信任后再次提出议和建议,史称“帝优诏答之”,同意他“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的战略构想。问题在于明朝的士大夫鑑于南宋的教训,无不以与“异类”议和为耻,不管议和的目的是什么,只要提出议和建议便会被视为秦桧式的卖国贼。在这种舆论的压力下,袁崇焕和后金的议和行动只限于皇帝和少数核心决策层人物知道,普通臣僚并不清楚。在朝野对袁崇焕“擅主和议”一片喊打时,崇祯当然不愿意背上和宋高宗赵构一样的昏君罪名,剩下的就只有让袁崇焕充当替罪羔羊了。可一心为皇帝分忧的袁崇焕至死也没有说穿此事。可敬?可悲?普通百姓冤枉他,手下同生共死的将士却不会被蒙蔽。袁崇焕死后,无人为他收尸(家属也被连坐处死),部下畲姓义士连夜盗走尸首,秘密安葬在广渠门内的广东义园,并立誓为其终生守墓,从此开始了畲家17代人的守墓史。直到干隆年间,清朝政府才公布当年的决策内幕,袁崇焕的百年奇冤才告昭雪。畲家守墓也从此走出秘密状态,并先后建起祠堂等地面建筑。祠堂俗称畲家馆,南向,正房五间。每逢年节和祭日,畲家后人都要挂上袁崇焕的画像,香烛供奉。袁崇焕的墓建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原有坟丘,高约2米,墓前立有湖南巡抚吴荣光题写的“明袁大将军之墓”石碑及石拱桌。墓地周围以砖砌花墙,种植四季常青的松柏。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由于广东义园要迁至城外郊区,袁墓也在其中,后经着名爱国人士叶恭绰、李济琛、章士钊等联名上书毛泽东,吁请保护,后毛泽东亲笔復函并告当时的市长彭真说:“如无大碍,应予保存。”终于将袁墓及祠堂保存了下来并于1954年重修,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格局。原墓祠廊柱曾悬有康有为的对联:“自坏长城慨今古,永留毅魄壮山河。”后增加了李济深撰《重修明督师袁崇焕祠墓》刻石等。1917年,广东人张伯祯在后来的龙潭湖公园东岸建起袁督师庙,坐西向东,面阔三间。庙堂内三间各自分隔,中门上的石门额书刻“袁督师庙”。门两旁石刻康有为作对联:“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当时乃蒙大难;闻鼙鼓思东辽将帅一夫当关隐若敌国何处更得先生。”两壁有《明袁督师庙记》、《袁督师庙碑记》、《畲义士墓誌铬》等石刻。“文革”中,袁祠堂和墓、庙均遭遇受破坏。在2002年崇文区在实施危改过程中,决定对其进行大修,恢復历史原貌,以供后人瞻仰。修復后的祠堂内保留有当年袁崇焕的亲笔墨迹“听雨”。并聘请为袁崇焕守墓的畲家第17代后人畲幼芝老人为袁崇焕纪念馆的终身顾问。至今畲家依旧按时为袁崇焕祭奠。 (张金奎)

祚亡煤山朱由检(1)

故宫北面的景山,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在明清两代是皇宫北边的一道屏障。因此,风水术士称它为“镇山”。其实,“景山”之名,始于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在此之前,元代称为青山。明代在北京修建皇宫时,曾在这里堆过煤,所以又称煤山。山下曾种了许多果树,养过鹿、鹤等动物,因而山下曾叫百果园,山亦曾叫作万岁山。明代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就是在此地自缢身亡的。公元一六四四年三月十八日,统治中国十七年的崇祯皇帝,在乱成一团糟的宫中挥剑砍伤了爱妃袁氏、长公主朱徽娖之后,在十余名太监的拥簇下,四处寻找出城的通道。然而,整个外城已经被李自成的大顺农民军占领,显然脱逃无望。绝望的崇祯皇帝只得到宫中的景山,在一棵树上自缢而亡。临死前,崇祯帝嘆道:“诸臣误我!”又血书于衣袂之上,令“诸臣尽赴东宫辅佐太子”。两天之后,崇祯皇帝的尸体在景山被发现。陪他一同上吊的还有太监王承恩。十七年的励精图治,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思宗可能是明代皇帝中性格最为复杂的一个。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在思宗身上,机智和愚蠢,胆略与刚愎,高招与昏招,兼而有之。当然,复杂性格的背后,是复杂的政治形势。农民起义、后金军队的入侵、灾荒、大臣之间的党同伐异,都是让思宗头痛的难题。处理这样的难题,成功或者失误都属于正常。孟森先生说:“思宗如果在万历以前当国,就不是亡国之君。在天启之后当国,那么必定要亡国!”思宗死的时候,也是这样自解的。此后,历史学家对于思宗普遍抱有同情,以为崇祯帝的一生实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崇祯皇帝名朱由检,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出生,是光宗皇帝朱常洛的第五子。父亲朱常洛是祖父万历皇帝的长子,却一直不受祖父的宠爱,连太子的位置差点都保不住。好不容易在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登上皇位,却在一个月内就一命呜呼。朱由检的长兄朱由校,是历史上以顽劣着称的熹宗皇帝。整个天启年间的后期,熹宗任由魏忠贤专党擅权,朝政一片黑暗。但是,对于仅存的弟弟朱由检,熹宗皇帝却百倍地珍惜。天启二年(1622年),朱由校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如有侵权,联系xs8666©proton.me
Copyright © 2024 23小说网 Baidu | Sm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