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页

小说:战国杀 作者:洪兵

前面我们说过,多国联合攻齐时,魏、赵、燕、楚都分到了土地。在这次“打土豪”运动中,秦国并非一无所获,也分得了以陶邑(今山东省定陶附近)为核心的一片区域。由于秦国与齐国之间隔着广袤的中原,陶邑成了秦国在中原的一块飞地,治理起来比较困难,宣太后索性将这个地方封给了自己的弟弟魏冉。

问题一下子就明朗了:刚、寿紧挨着陶邑,魏冉这是借秦昭王的军队,为自己在中原扩地盘!

魏冉打着为秦国打天下的旗号,暗中谋一己私利。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伎俩,瞒得过别人,瞒不过范雎。经“局外人”范雎的指点,“当局者迷”的秦昭王恍然大悟。

第二,秦国正确的外交策略是“远交近攻”。

范雎认为,秦国要想一统天下,“谁弱打谁”或者“谁强打谁”的策略都是行不通的,非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不可。

所谓“远交近攻”,就是够不着的要结交,够得着的要狠揍。说得形象一点,就是“推土机施工”——从崤山、函谷关开始,一步一步向东推进,先占领天下之枢纽的中原地区,再向北、东、南三个方向扩大战果,最终统一天下。

“远交近攻”的策略有什么好处呢?

——“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

秦国以前打仗,无论是“谁强打谁”,还是“谁弱打谁”,占领的很多地盘都跟秦国不接壤,而成为有利有弊的飞地。

飞地深入敌境,相当于在别人家里埋了一颗炸弹,牵制对方力量,这是飞地在军事上的好处。但是,要达到这样的作用,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是不行的。

相比之下,飞地的弊端更多。其一,后勤补给需要借道他国,很容易被卡脖子。其二,容易被对方合围吃掉,自己来不及救援。其三,飞地的日常治理困难,如果分封给宗亲,实际上是损己肥人,陶邑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远交近攻”就不一样了,用“推土机”推出来的土地,都是挨着秦国的,经济建设和军事建设可以稳步跟上。一片地区治理成熟后,再作为起点继续推,就这样循序渐进,最终把天下的土地全部改名换姓。

——避免四面树敌,给“合纵”可乘之机。

秦国打架没有章法,以往的“连横”都是为了应对“合纵”,从来没有清晰、稳定的结盟路线。今天歃血为盟,明天就刀兵相向。天下诸侯都认为秦国是不讲诚信的无赖,这样很容易造成四面为敌的局面,实际上是帮着纵横家游说诸侯列国搞“合纵抗秦”。

当然,诸侯列国各怀鬼胎,“合纵”最终都会搞成“连鸡”。但是,多国联合起来抵抗,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减缓秦国一统天下的“工程进度”。

按照“远交近攻”的策略,不管谁强谁弱、形势如何变化,秦国始终与够不着的国家结盟。坚持这个结盟原则,实际上是给齐、燕、楚几个国家吃定心丸,让他们成为温水里面的青蛙。齐、燕、楚三国感受不到秦国的威胁,参与“抗秦”的兴趣不大,“合纵”根本就搞不起来。秦国解除了后顾之忧,便能放心大胆地横扫中原腹地的三晋。

范雎滔滔不绝地阐述这项天才般的策略,秦昭王听得如痴如醉,不由得拍案叫绝。经过此次夜谈,范雎被任命为客卿,相当于秦昭王的首席军事顾问。

范雎想报仇雪恨、执掌大权,光靠在外交上给秦昭王“洗脑”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内政上的“洗脑”,给秦国的高层“洗牌”。

秦昭王采纳范雎的策略,几年来在魏、韩两国稳步推进,战果辉煌,范雎也日益得到秦昭王的赏识与重用。公元前266年,范雎认为“洗牌”的时机成熟,趁机给秦昭王进一步“洗脑”。这一节“洗脑”课,范雎围绕秦国的内政讲了两个问题。

第一,秦昭王是名不副实的君王。

什么是王?范雎提出了三个判定标准:“掌握内政外交大权、掌握经济大权、掌握生杀大权。”这三个标准,秦昭王一个也达不到:——内政经济方面,宣太后独断专行;

——外交方面,魏冉出使从不请示;

——法治方面,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奖惩刑罚、任免官吏随心所欲。

在外戚专权的威势下,秦昭王就是一个十足傀儡和摆设。除此之外,整个国家机器也成了外戚谋利的工具,特别是魏冉用秦国的军队四处征伐,“战胜攻取则利归于陶,战败则结怨于百姓而归祸于社稷”。总之,魏冉稳赚不赔,秦国倒了血霉。

第二,秦昭王是命悬一线的君王。

“尊其臣者卑其主”,这样的前车之鑑不可谓不多:远有三家分晋、田氏篡齐,近有子之之乱、沙丘罹难、淖齿行凶。

如今的秦国,各级官吏乃至君王陪侍,都是魏冉的心腹爪牙,已经显现了谋朝篡位的征兆。秦昭王看似太平无事,实际上已经危在旦夕,如果不果断出击,很快就会重蹈燕王哙、赵武灵王、齐闵王的覆辙。

秦昭王感同身受,立即就对外戚势力下了狠手:废太后、驱逐魏冉、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于函谷关外。同时,任命范雎为宰相,加封应侯。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如有侵权,联系xs8666©proton.me
Copyright © 2024 23小说网 Baidu | Sm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