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

小说:路遥散文随笔 作者:路遥

初不知要大多少倍。没有比这更惊心动魄的了。这时候一般的紧强还不够,需要一种特殊的

坚强,那就是,只要腿还能迈动,就继续迈动;即使倒下来,也应该往前爬;即使爬不动

了,失败了,意识和灵魂也应该继续攀登——这是为了下一次攀登而应保持一的一种精神状

态。要知道,一次壮丽的失败就可能产生一次辉煌的胜利。最为悲哀的是永远倒在一个失败

的终上——要认识到,这决不是终点,完全可能是通向目标的一个连接点。要在困难和挫折

中突破,首先要战胜自己。

问:你是一位有追求的作家,请谈谈在这个问题上的理性思考。

答:所有作家都追求。所谓追求,就是不满足自己已有东西,力图在生活和艺术中有新

的发现。但关键的问题是追求什么。关于这一点,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理解,我不喜欢利用

生活中的一些偶然的事件而製造故作惊人的作品;我喜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实际上是

真正惊人的东西。有些巨大的东西往往在日常细碎之中。河流越是宽阔,表面上越是看不见

波浪。你在生活中发现的新现明,新因素,新品质,这是生活本身的发展和创造所带来的,

并不是你自己创造的。

因而这种新的发现才能够引起最广大读者的共鸣。你在艺术上的新发现和新创造也正是

这种生活的一种自然的要求,而不是一种主观主义的别出心裁。相反,刻意去追求一种时髦

的、商业性的、刺激性的,甚至举办一个生活的怪胎展览会,而标榜自己有新追求历史将证

明这种「前进」充其量不过是脸朝前而两条腿实际上倒退着走罢了。

问:请以你的作品为例,谈谈你是怎样从生活中获取题材的。

答:我曾经一再说过,我最为重视自己生活中的体验,而不重视那些道听途说的生活故

事。自己对所表现的生活缺乏一种深切的体验,故事再生动。也不可能写生动。文学作品光

靠曲折甚至离奇的故事,可能有某种吸引力,但很难打动人心。真正的艺术作品的魅力,正

在于作家用生活的真情实感去打动读者的心。因此,生活首先要打动作家的心,作家才有可

能用自己所描写的生活去打动读者的心。我常常选择我自己体验最深的生活题材来表现,比

如《在困难的日子里》、《人生》等作品,如果我没有困难时期在学校的那段生活体验,我

就不可能进行《在困难的日子里》的创作。如果我没有从农村到城市这样的生活经历和这个

经历过程中的各种体验,我也就不可能写出《人生》。实际上,作为故事来说,我听过无数

比这两个作品更为有趣的故事,但这些故事中的生活我没有深切的体验,因此这些故事再绝

妙我也不可能写好。当然,不是自己所有的生活体验都可以作为写作题材的。

应该把自己的生活体验,放在时代的、社会的大背景和大环境中加以思考和检验,看其

是否具有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不能将自己的思想情绪误认为时代的思想情绪。一定要从自

己的生活体验中寻找到广阔而深刻的社会生活的内涵。总之,还是那句老话:写自己熟悉的

生活。但仅此还不够,应该把自己熟悉的生活上升到时代和社会和高度去认识。

问:能否向读者介绍一下你的创作习惯?

答:第一篇作品的产生都极其艰难。在很多情况下,作品不是靠才能而是靠苦熬来完成

的。在动笔之前是漫长的构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意放纵思绪,使其达到恣意泛滥的程

度。不急于形成一种写作的格局。即使形成了一种较为完整的格局,也很快双被打烂,试图

寻找更好的选择。经过许多次的反覆,知道自己在这一题材领域中再没潜力可挖的时候,才

开始动笔。极重视动笔前的准备,但不拟定详细的提纲,只记下一个大的情节发展脉络和要

点。我的体验是,作品中最重要的东西首先要变成自己血肉般的一部分。头脑里记不住的,

即使记在纸上也不起作用。

写作时喜欢一鼓作气,从始至终保持同样激情。最怕写作过程中情绪被意外的干扰打

断,什么地方被打断了,什么地方就常常留下一块疤痕,即使后来精心修补,也很难再是本

来的面目。为了保持生活的逼真感,常选择和作品很相似的环境中写作,这样可以随时将作

品的细节带到环境中去印证,需要的时候可以立即到生活中去补充。比如写《人生》时,我

住在陕北一个小县城的招待所,出城就是农村。有一晚上,写德顺凶带着加林和巧珍去县城

拉粪,为了逼真地表现这个情节,我当晚一个人来到城郊的公路上走了很长时间,完了回到

桌面上,很快把刚才的印象融到了作品之中,这比想像得来的印象更新鲜,当然也更可靠。

工作时间一般在中午到凌晨两点为最佳。上午睡觉,觉有午休习惯,吃完午饭后用一个

小时看报纸。写作时不愿读书,但每在必须详细读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陕西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如有侵权,联系xs8666©proton.me
Copyright © 2024 23小说网 Baidu | Sm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