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

父老们在樊哙领导下,开城门迎接刘邦党众入城,沛县居民夹道欢迎,拥刘邦入县衙,并恳切请求刘邦出任县令。刘邦谦让地表示:

「今天下方乱,四方诸侯并起,竞争上相当激烈,选择领导将领若不适任,可能会导致一败涂地。我倒不是爱惜自己生命,只怕自己才能不足以膺重任,不能符合父老弟兄们的期待。这对大家都是件大事,应更慎重来选择领导人物啊!」

在沛县居民心中,萧何和曹参的地位虽高于刘邦,但他们都是文吏,对指挥作战毫无把握。何况万一失败,依秦法是要满门抄斩的,因此大家仍全力拥护刘邦,希望由他出面领导。诸父老更直接表示:

「小时候起,您就一直有很多令人惊讶的珍怪异相,註定将成为贵人。我们依前日卜筮的结果,卜中指示刘季为领袖最是大吉,我们看您还是不要客气了,沛县的安危,从今天起全在您手中了。」

刘邦在数度谦让后,眼见众人诚意,便勇敢地承担起领导人的任务。

但刘邦最高的官位只是个小亭长,如今跃升为全县领导人,到底如何来称呼他好呢?

萧何在深思后,便向大家表示:

「就改称刘季为『沛公』吧!既可以表示是沛地的领袖,又有贵族的气派,而且也颇具亲切感,对外表尊贵、个性随和的刘季,的确相当的合适。」

接着便重新整编人马,由原先的「刘季党众」为基础,重新编入沛城的子弟兵,总共有二、三千人,换上全新的戎装,排列在县衙大门广场上。

刘邦首先到大庙祷告黄帝,以象征志在恢復天下秩序,并在广场祭祀战神蚩尤。之后,刘邦下令战鼓齐擂,并以牲血祭鼓,所有旗帜均采用红色战旗,人数虽不多,但阵容还算壮大。

令刘邦最头痛的是,这支队伍的作战经验几乎等于零,而且主要干部程度也不高,虽然相当「中看」,但是否「中用」就很难讲了。

刘邦以萧何及曹参为主要参谋,卢绾为侍从官,夏侯婴、任敖、周勃。灌婴为部将,最为骠悍的樊哙则为先锋。

刘邦下令攻击周围的县城胡陵及方与,并将大本营基地暂时设在刘邦的故乡丰邑。

经过一番转折,受了不少痛苦,刘邦以「时势造英雄」的姿态,成了秦末起义群雄中相当特殊的一支农民杂牌军领袖。

【陈文德说评】

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着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熙熙攘攘为名利,日日夜夜在算计,在「功利」挂帅的社会里,这似乎是相当普通的处世哲学。因此受宠时,患得患失,受辱时,沮丧颓志,因而成日提心弔胆。

即使在最幸福得志时,也得整天担心会有大祸临身。为什么会有这种「无事烦恼」呢?是因为每个人最关心自己,每天为自己的利害作算计,害怕别人会对自已不利,这样的心情下,又如何能快乐得起来。

所以老子告诫我们,最重要是「放弃」自己,如果能够忘了自己的身体,使自己成了「无」身,那还会有什么祸患呢?基于此,老子便大胆地下了结论:「一个人能为天下而牺牲自己的人,就可以把天下交给他;愿意牺牲自己而为天下服务的,便可把天下委託给他。」

刘邦和陈胜、吴广最大不同,便在这里。

陈胜、吴广的起义,是为了保护自已,结合众人冒险叛变,无论成败,他们的目的都在于自己的利益。

初击成功后,便急着自封为王,更显现他们的野心。陈胜、吴广只想到破坏既有秩序,以建立自己的势力,他们从未想到为他人服务,所以只要行动进行中碰到困难,也立刻引来部属甚多的反感。

刘邦虽有点「散散」的,但他一向不太顾及自己的利害。押解劳役失败时,他想到的是牺牲自己的官职,陪着大家逃亡而已。

或许就是这种不太考虑自己利害的习性,使他个人魁力大增,不但以豪放为本色的樊哙、夏侯婴等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就算精明能干的萧何及曹参,都不得不对他另眼看待。

奉命返回沛城时,他似乎并未有领导沛城的野心。经过逃亡生涯的苦难折磨,刘邦更为成熟了,他想到的只是协助沛城父老脱离秦政统治,并参与群雄起义的活动而已。

由于萧何、曹参拒绝成为领导者,刘邦只好「众望所归」的率领了这支弱小的杂牌军。其实他一直便没有太强的意见,一切由萧何及地方父老安排,看起来有点像是「傀儡」,其实他的作为更像老子所谓「无心」、「无身」的领导人物。

这种作风,也是他日后在群雄激烈竞争中,能脱颖而出的最大本钱了。

刘邦大传--篇后·实用观点将相本无种

篇后·实用观点将相本无种

创造麦当劳帝国的雷·克劳克(RayKroc)曾写下一首打油诗,来描写他的创业哲学:

世界没有任何事

可以取代坚毅不拔

才华不行

世界上没有比怀才不遇

更为稀鬆平常事

天才也不行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如有侵权,联系xs8666©proton.me
Copyright © 2024 23小说网 Baidu | Sm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