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止观之别

问 :太奇妙了,你竟然能把静坐谈得如此平易近人。世上有这么多静坐技巧,它们之间有共通点吗?

答 :我们所知的各种静坐方法,基本上都可分为“止”和“观”两大类。

“止”的意思是,将头脑的注意力停驻在一个点上,随着静坐愈来愈深入,就连注意力所停驻的这一点也失去了时空的意义,而我们平常就是用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来定义心理运作的。当注意力细微到了特异点或奇点的临界状态,便超越了我们十分熟悉却全受感官局限而只有一个向度的现实框架。这将会产生禅定的状态,一旦定力累积得够深,就进入了浑然忘我的禅定,也就是梵文所称的“三摩地(samādhi (समाधि ))”。以前很多老师将“止”解释成“所有心理运作都停止的状态”,这一说法在经典里流传了几千年,让无数的静坐者误以为禅定就等于“无心”或“静止”。事实上,头脑在世俗的正常运作虽然停止了,却往另一个方向开启而进入了全新的世界,而那个世界的运作完全不依循我们所知的时空法则。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止”并不是停止了什么,甚至不是停止念头,可说是一个由牛顿物理学主宰的世界一跃而入量子世界的量子通道,这个新世界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创造性。总而言之,这就是“奢摩他(śamātha (शमथ))”的修法,也就是心住于一的法门。

图2-4 止、观之别

本表是两大静坐原理的比较。

“止”“观”两种静坐方法,最大的特色在于两者的对比:主动的参与者相对于被动的观察者。虽然这两大方法一开始看来截然不同,毫无关联,但都能让静坐者深入“三摩地(samādhi,心灵的止息)”与“般若智慧(prajña)”,而定与慧同为修行的重点,不可偏废。

第二类则是所谓的正念静坐或“内观 (vipassanā (िवपश्यना))”。心灵不担任主动的角色,而只是扮演被动的观察者;看见一切,却不停驻于任何一物,只是观照着眼前这出戏的主角、配角、道具和场景变换。请记住,静坐者只是一个不偏不倚的旁观者,根本不是眼前这幕戏的演员,他的观察没有偏好,也不在意结局。正念静坐的观照也能进入一种浑然一体的三摩地,也就是入定状态,和修“止”或“奢摩他”的定境并无不同。因观照而生的定境,一般被称为“禅定 (dhyāna (ध्यान))”,但禅定不是聚焦于一而入定,而是因舍念清净而生定,无论大事小事在那样的心境中都是等量齐观的,全是来来去去的妄想杂念。在禅定中,所有人类可能经历的愉悦、痛苦、快乐、悲伤等等感受,都会被如实地看待,它们是什么就是什么,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

问 :这两个方法可以分开来修吗?

答 :没有任何一种静坐方法可以明确地归类为纯粹的“止”或“观”,在很多层面上是很难厘清的,方法上的差异往往只是止观的组成比例不同而已。

举例来说,就连最简单的数息,实际上也是止和观的结合。你在观照呼吸的同时,也要有一一数息的定力,虽然数息可说是“止”重于“观”的特别法,但还是少不了观照的成分。

观息则恰好相反,所强调的是正念观照,并自然地将心灵融入呼吸而心住于一。

也就是说,这两种方法就如同是一枚铜板的两面,非但相辅相成,到头来也必然融为一体,密不可分。其实,许多流传已久的静坐法门,在描述甚深静坐的状态时,都会提及“止观双运”的概念。举例来说,佛教的四禅八定就可依止观组成的比例来分类,其他类似的定境也可以这么分析。也就是说,止能生观,观亦生止。

问 :你的意思是说,无论是从止或观入门,到头来也会通晓另一个。是吗?

答 :确实如此,这两种方法不过是通往静坐的两条不同路径。到最后,它们就连方法都说不上了,因为一切终归于一,无分无别。对于初学者而言,方法只是接触广大意识海的入门,一旦人悟出心识光明的一体无别,真的不需要再学别的法门,一切自然消融,只是体悟到自己的光明本性始终完美无瑕,不增不减,一切本来如是。

图2-5 静坐结合止之专注、观之慧见

所有静坐技巧,如图2-5所示,不外乎是“止”之专注与“观”之慧见的种种组合,更深入一点来看,也和静坐者的熟练度有关,如图2-5所示。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如有侵权,联系xs8666©proton.me
Copyright © 2024 23小说网 Baidu | Sm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