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功夫深浅、面对欲望、放下、信心与正知见

问 :领悟的境界是否取决于修得多或少呢?换句话说,勤于静坐的人是不是更容易悟到真实自性?

答 :你要谈的是功夫深浅,也就是投注于静坐的心力是否会影响境界。然而,不管我们为自己安排了怎样的修行道路,真实自性只是静待我们去发掘,一刻也未曾失落过。即使锲而不舍地用功,也不过清理了我们的感官,调理我们的心性,让心灵更有秩序、更清透无碍,这些功夫和成效都与自性的了悟无关,对于我们的作为,真实自性一点都不关心。因此,世间的功夫下得再深,远不如瞬间的领悟更能让我们获益。现在如此,未来千万年也是如此。

然而,这意思并不是说功夫不重要。其实,若不清理我们的感官,整顿心灵的居所,根本不可能深入领悟世间种种粗重和细微的表象。因为我们被现实捆绑得太紧,已经连探索的空闲都没有,遑论领悟。

问 :我常听娴熟静坐的人谈到,要收摄感官,尤其是抑制欲望,修行才会有所进展。

答 :所有静坐和修行的经典确实都提到了,在踏上自我探索之旅时,收摄感官的必要性。然而,这一点却常被误解,以为非严格地克制自己不可。我经常看到修行者困在自责的泥淖,认为自己修到了这地步,怎么可以对某人或某事仍有渴望,却忘了关键是要认识到,当感官被撩起了,尤其是身体的欲望冒出来的时候,那力量是很强大的,几乎是压倒性的,让人难以看清世间现象(包括感官和欲望)的真实本质。即使如此,和欲望抗争,其实是和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错觉斗争。对感官欲望的否认和挣扎,反而为心灵更添一层困境和烦恼,结果只是在无谓的追逐和否认里原地打转,毫无意义。

正确的知见是,明白我们既生为人,就不免有种种生理的需求,包括饮食、呼吸、睡眠、休息以及各种因环境或自身而生的种种冲动。无论是否认这些需求,还是利用这些需求,都和我们真正的本性无关。真实自性始终在我们之内闪耀,根本不在意这些表象。

在此诚挚地希望,无论是修行的新手或老将,都能听进这一个小小的忠告,仔细想想这一观念,得出各位自己的结论。

问 :你接下来要说的,是不是“正知见并不真的取决于我们内外的修持”呢?

答 :无论修什么,最好一开始就能灌输这样的观念:真正的领悟不是修得出或求得来的。这个观念将为你省下无数时间,省得老在徒劳的追寻、两难的泥淖和无谓的折腾里兜圈子。苦修完全站不住脚,因为领悟是修不来,却无所不在的。领悟本身是一个自然的开展过程,无论我们做什么,早晚要领悟的,只是有些人悟得早一些罢了。

问 :正是因为如此,你前头才说“静坐对神经系统和身心健康的好处”并不是静坐的重点,是吗?

答 :是这样没错,但我们还是要尽可能多鼓励一些人透过静坐去探索人生真相。正因如此,我发现大多数人都是被静坐的身心益处给引进门的,虽然改善健康、开发创造力等等身心变化只是静坐的副产品,却能为修行打好稳定的基础。到头来,我相信练习静坐的人,不再是为了要得到什么,而是为了找到真正的自己。

问 :如果功夫深浅、循规蹈矩等等都没那么重要,那么,你认为怎样才是静坐正确的心态?

答 :相较于种种特质,我会认为“放下”或许是比较正确的静坐心态。与其为了功夫深浅、通不通灵、各种心理潜能、创造性的天才心灵等等特殊的能力而汲汲营营,更应该做的是放下所有来到心灵的垃圾,包括这些我们希望透过静坐修出来的特质或境界。无论心头浮现什么问题,抛开它;任何疑虑,随它去;任何有目共睹的成就,全放下;无论经历苦或是乐,全随它去吧。愿意放下,不紧抓脑海浮现的一切,才能为心灵腾出空间,了悟自己真正的本质。这或许是我们能给自己的最大帮助了。我必须说,到了最后的最后,就连放下本身都不重要了。

问 :从静坐和心灵觉醒的角度,怎么看“信仰”这件事呢?

答 :信仰是静坐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我这里所谈的信仰,可能和你所理解的有很大的不同。你可能认为信仰就是武断或主观的宗教系统,甚至认为那有迷信的色彩,大多数人也认为信仰是无理可循且盲目的。然而,我在这里要谈的信仰,其实是一种透过修行不断积累的笃定感。我们愈修,对真相的正确体认愈来愈清晰,是这样的体认才足以坚定信心,难以动摇。就像科学家得到了一个全世界都怀疑其可能性的发现,尽管所有人都质疑这个发现是否存在,科学家仍然坚持前行,无惧于同侪视之为圭臬的常规和限制。有一句佛家的老生常谈“小信小证,大信大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如有侵权,联系xs8666©proton.me
Copyright © 2024 23小说网 Baidu | Sm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