捌 月满西楼

小说:燕食记 作者:葛亮

广州光孝寺有大甑,六祖时,饭僧之用者也。大径丈,深五六尺,韶州南华寺亦有之,大与相若。当饭僧时,城中人争持香粳投之。或有诗云:“万户饭香诸佛下。”

——屈大均《广东新语》

当阿响再次踏进得月阁的大门,是半个月后了。

他终未实现慧生的嘱咐,将颂瑛“带回来”。

因为有负使命,他经历了长时间的焦灼。他想,或许从一开始,他们就没准备让他完成使命。然而,他竟然不放弃。他给慧生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要在广州多待一段时间,叫母亲保重身体。

他终于将客栈的房间退了,搬去了太史第。一来自然是盘缠已经花销完了。二来他很清楚,去太史第给锡堃递信的人,不会找不到他。

在爆炸事件平息后,广州城呈现出了异样的平静。报纸甚至未说明具体的伤亡情况,是某种暧昧的欲言又止。锡堃因而坚信,允哥没有死。这一种信念,甚至比与颂瑛见面继而失踪所带来的怅然,更为强大地支配了他。他在房间里看那枚勋章,上面镌着一只鼎,在灯光底下焕发着幽明的光彩。他朝那勋章哈了口气,用块绒布反复轻轻地擦拭。他抬起头,对阿响说,我一定会收到信的。

然而,阿响没有他乐观。此刻他只是想,再也未见到过音姑姑。十天后,她没有兑现她的承诺。他想,我要找到音姑姑。

他究竟是年轻的。这个想法烧灼着,让本性温和的他,也不禁寝食难安。他追本溯源,音姑姑夫妇,来自师父叶七。而叶七与广州唯一的联络,只是得月阁了。

当他再走进得月阁,是在后晌。午市已经结束。

因为世道不济,广州许多的茶楼,也纷纷做起了晚市。这分明是要和一众酒楼抢起营生。而像“得月”这样的老号,到底有自己的底气尊严,谨守着做午不做晚的行规。

这时,客已散了,一片热闹也就云流雾散。而整个厅堂,因为大和空,呈现出了一派寥落与静虚。阿响这才看出来,原来周遭的陈设,都已很陈旧了。

几个企堂在那里埋头擦洗,收拾桌椅,其中一个头也不抬道,我哋收工啦。

下意识地,他不禁转过头看了一眼那供台。灯火明灭间,关公依然飞髯怒目。

这时却听到一个声音,说,后生仔,你可来了。

他抬起头,认出原来是上回见到的知客。先前的轻慢样子不见了,竟然笑容可掬,满脸殷勤。

他说,韩师傅话,你还会来,我们都不信。

他不禁有些惊奇,道,韩师傅知道我要来?

知客说,是盼着你来,我可是被怪罪了。他说,亏这后生醒目,留在供台上的那块饼,是留着后话呢。

知客引了阿响到三楼,曲径通幽,最深处有一间房。知客敲敲门道,韩师傅在里面等你,我就不进去了。

阿响推开门,见里头别有洞天。原来是一个厨房,正中是张半人高的大案,上面放着白案的各色家什。灶上坐了一口大铁锅。墙上则挂了从大到小的两排蒸笼,井然有序。可是,另一边呢,却搁了一只矮榻,两边挂着一副竹制的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阿响知道,这是教光绪皇帝的师傅写的句,因为太史书房里也挂了一副,七少爷讲给他听过。那个是行楷,这是隶书。看起来,倒是和这满室的烟火气,并无半点突兀。

那案板上,搁着一把擀面杖,还有个揉了一半的面团。

你师父的腿还好吗?忽然间,传来一个浑厚的声音。阿响一惊,四周望一望,并未看到人影。这声音便似天外来的。

待他未回过神来,看大案旁走出来一人。这人身材极矮小,不仅是五短,而是未曾发育的孩童身形。但是,却有成人的头脸,且面相成熟,甚至很见沧桑。他并不等阿响回答,自顾自走到矮榻前,很灵活翻身上去,盘腿坐好。拿出一只烟斗,填上烟丝,给自己点上,抽了一口,吐出一个烟圈。

这烟味并不冲鼻,相反有一种很清凉的气味,在空气中弥散开来。

怎么,吓着了?他这才对还在愣神的阿响,开了声。

阿响终于嗫嚅,说,您,是韩世江师傅?

那人将烟斗放在一边,冲他扬一扬头,说,坐过来。

阿响便绕过大案,坐到他身边的长凳上。这时,他才注意到,原来大案后有一把精致的木梯,连着一只树桩。树桩是很宽大的,上面密密层层的年轮。但却有两个深深凹陷的脚印,将部分的年轮遮没,看不清晰了。

阿响坐定,这才问,您刚才问我,师父?

韩世江嗤笑一声,说,后生仔,你留了块月饼在供台上,不就是想告诉我,这叶七阴魂不散吗?

没待阿响解释。他接着说,我偷了关老爷的嘴,尝过,是他的手势。

他打量着阿响,意味深长地看一眼。阿响心里想的是,怎么和他开这个口。

他却说,那天,你拿了封袁什么的信来找我,为什么不直接提你师父。这叶七,就没半个字给我吗?

阿响于是将叶七的信掏出来,递给他。韩师傅打开信,抽出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如有侵权,联系xs8666©proton.me
Copyright © 2024 23小说网 Baidu | Sm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