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浙商:随时而变,精明投资

能赚钱的地方就有浙江商人。在浙江人眼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能否赚钱之分。正因为如此,浙江商人才敢于四处闯荡,占据了外地人不屑一顾的小领域,看似不声不响,到最后积少成多,积小成大,一鸣惊人。生意场上,从小处着手是浙江商人起家的拿手好戏,也是他们走向成功的终极武器。

1. 挑担走四方,卖货郎闯出“种子精神”清乾隆年间,浙江义乌和金华一带,有这样一批卖货郎。他们会在每天晨曦初露的时候挑起重重的扁担,手摇拨浪鼓,离开家门向远方走去。在这个鱼米之乡,并非每个人都想安然享受那份惬意。有些人独辟蹊径,投身商海,就像那些卖货郎。他们挚爱生意,熟悉买卖的手法和规则。

在浙江人看来,闯荡就是生活的常态。心中的经商梦让他们奔走四方,要么拖家带口,要么只身前往。这些人就像轻盈的蒲公英,落到哪儿就在哪儿生根发芽,再来一阵风,就又飘向另一个地方。他们随时准备动身,为了一个潜在的商机背负行囊,远走他乡;也可以因为一个别人看来微不足道,自己却信心百倍的生意坚持己见不动摇。一切的选择不是源于盲目和冲动,而是来自深藏心底的经商智慧和精准的投资眼光。

生意因小而能专一精细,浙商在一个商品小天地里打通了一条以小搏大的经商路。所有的经商智慧,都是他们一步步走出来的,有人把这种精神称为“种子精神”。种子虽小,能量巨大。它能漂泊到各处,无论到了那里,都能生根发芽,留下自己的痕迹。

2.抱团:人脉即是商脉

在《可怕的温州人》一书中,著者有这样的一段描述:“靠着温州人的关系网,初来乍到的人不用怎么费劲便可以谋生,加工皮包、皮鞋或者在亲戚朋友的餐馆里做工。温州人在巴黎能买到一种中文电话卡,把信息源源不断地从巴黎传递到温州。”

温商是浙商的缩影,他们身上的秉性也是浙商的特点,这种秉性就是抱团。抱团自古以来就是浙江商人的传统。他们重乡谊,重亲情,“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缺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在他们身上很少存在,而唇齿相依更能形容在外打拼的浙商的关系。

“有钱大家赚,信息共分享”,就是它最直白的体现。在他们眼里,人脉即是商脉,一个人是一粒沙,一群人就是一个拳,而把很多个拳头聚拢在一起,就成了这个百年商帮勇往直前的原动力。

3.一个草根群体的华丽转身

自古,经商在中国被称为贫贱的职业,从“士农工商”的排序中就可看出,“商”最不被重视。他虽然没被归入乞丐、戏子之类的“下九流”,当时的社会地位还是非常低,很多人也以谈商、经商为耻。但在浙江人看来,经商没有什么羞耻看言,他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

草根最开始往往都是不受重视,而那个阶段,也往往是他们的原始资本拔地而起的时期。苦出身不等于有苦命运,年纪轻轻就外出打拼的浙江商人,凭借自己的勤奋、隐忍、敢于拼搏的精神,在一条原本坎坷的经商路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康庄前程。或许,无论过了多久,他们也无法改变自己草根的背景,但有一天,当他们功成名就之时回身望去,那些曾经的坎坷和艰辛,早已退去了曾经的艰涩,而成为浙商身上令人铭记的勋章。

古语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浙商是兵马未动,信息先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审时度势,灵活善变,眼光准、行动快,这才成就了日渐辉煌的浙江商帮。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如有侵权,联系xs8666©proton.me
Copyright © 2024 23小说网 Baidu | Sm | xml